乳山農村歷史上就有種姜的習慣,只不過那時多為零星種植,不成規模。上世紀60年代,白沙灘鎮曹家莊村開始大面積種植大姜,由此拉開了乳山大姜走向規?;N植的序幕。
改革開放以來,特別是進入80年代后期,乳山市大姜種植發展較快,尤其是白沙灘鎮充分發揮當地沙壤土為主、土質疏松、下水快、透氣好的自然資源優勢,把發展大姜種植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,并實現了產業化經營。
90年代之后,不少鎮都把大姜種植作為富民強鎮的重要產業,大孤山、乳山寨等鎮成為大姜種植的后起之秀。乳山市大姜常年種植面積近5萬畝,產生姜近30萬噸,其中白沙灘鎮大姜面積,占全市大姜種植面積的一半以上,最高單產達到6000多公斤,成為遠近聞名的“膠東大姜第一鎮”。

每逢大姜收獲的季節,在白沙灘鎮的徐家塂、玉前莊、林家耩村等十幾個種姜村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收姜景象,到處都是趕著刨姜的姜農,他們的臉上都透出豐收的喜悅。
近年來,白沙灘鎮立足區域實際,不斷加大對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,利用本鎮農民有種姜傳統這一特點,全面加大了對大姜種植產業的培養壯大力度,積極引導扶持當地群眾大力發展大姜產業,使大姜種植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優勢產業,鎮政府把適宜大姜種植的土地進行了調整,連片成方進行發展;同時,聘請了專業的技術人員,負責對農民進行產前、產中、產后的技術指導。為使大姜種植上檔升級,鎮政府還大力推廣“企業+基地+農戶”的形式,提高農戶規范化管理水平,推動大姜產業品牌化發展。
2001年乳山市成立了大姜技術協會,同年白沙灘鎮政府為本鎮大姜注冊了“金海岸”牌商標,并通過了省農業廳農產品無公害生產標準認證,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“綠色無公害農產品”,2014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結果發布,“乳山大姜”地理標志商標品牌價值13.44億元,品牌價值比上年增加0.15億元,自2010年以來連續第五年入選。